一项提前终止的大型临床试验警世
作者:水迎波
来源:科学网
一项提前终止的大型临床试验警世 : 高血压治疗指标改变刻不容缓!
在人们纪念9-11当天,可能忽略了纽约时报报道的另一则重要新闻,《Lifesaving study points to overhaul in treating high blood pressure》。
美国联邦卫生部门正式宣布,一项最初由由National Heart, Lung, and Blood Institute (NHLBI)主导,NIH基金参与的大型临床研究项目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 (SPRINT) 提前终止,因为试验结果已经非常明确清楚,为了挽救更多人生命,无需等到原定的2017结项时间到来,立刻公布研究结果。
该研究启动于2009年,全美有100多个医疗机构,符合研究标准的9300名,年龄5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参与,这是迄今为止美国最大的高血压临床研究项目。其目的是为了回答一个医学界争议不休,迷惑不解的问题:
高血压患者究竟血压降多少才算达到正常指标?(How low should blood pressure go?)
简单概括,该研究将符合试验要求的9300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,一组的收缩血压治疗控制标准为低于120mmHg,此组病人平均需要服用三种降血压药物。而另一组则是收缩血压治疗控制指标为低于140 mmHg (传统标准),他们一般需要服用两种降压药物。试验到目前为止已经四年,其结果惊人,120毫米汞柱组的中风率比140毫米汞柱组低了30%,而死亡率低了25%。从统计学来说,这个差异非常显著!这个显著差异背后的意义就是不能漠视的生命,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!
这个结果出乎意料之外,不就是20毫米汞柱的差异吗?不就是多服些药吗?可这些差异的背后,是疾病发展的病理过程不同,20毫米汞柱的差异可能对全身血管,脑组织,心脏,肾脏等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损伤。大家都知道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,需要终身服药来降压。医生在给病人设定治疗目标时,不仅仅考虑药品的价格费用,更需要在高血压病风险和服药副作用之间寻找一个适当的平衡点,医生当然希望是用最小剂量最少的药取得最有效的治疗。对高血压病来说,20毫米汞柱的差异意味着更大的用药剂量或者更多的药品。所以,20毫米汞柱治疗指标的改变绝对不是一件小事!
因此,研究的专家团队,在经过第三方(非研究团队)专家审核,一致同意提前终止试验并尽快将结果公布于世,以挽救在传统高血压治疗指标下的无数病人生命。医学临床研究因为涉及对象是人,对于研究试验从设计到执行,通常很严格,因种种原因而延长课题时间的比较多见,像这次缩短时间的很罕见。我们不得不对该课题团队,外审专家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决定鼓掌称好,他们尊重事实,以人为本,不教条不打官腔,让研究成果快速应用到医疗实践中,让病人从中尽快获益。
可以预料,此项结果将在医学界引起震动。不仅对于广大医生,而且对于无数高血压患者来说,现在治疗标准和目标必须非常明确:140毫米汞柱不再是高血压控制目标,为了减少中风和死亡,必须将收缩压控制在120毫米汞柱之内!
再说一遍:高血压治疗指标要比现在的目标更低!降低目前的高血压治疗指标就是在挽救无数人的生命!
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
微信公众号:中国生物技术网 (原中国生物技术信息网)输入“八月排行”可浏览二零一五年八月人气文章。
输入“七月排行”可浏览二零一五年七月人气文章。
输入“六月排行”可浏览二零一五年六月人气文章。
输入“五月排行”可浏览二零一五年五月人气文章。
输入“四月排行”可浏览二零一五年四月人气文章。
输入“三月排行”可浏览二零一五年三月人气文章。
输入“二月排行”可浏览二零一五年二月人气文章。
输入“一月排行”可浏览二零一五年一月人气文章。
输入“十二月排行”可浏览十二月人气文章。
输入“十一月排行”可浏览十一月人气文章。
输入“十月排行”可浏览十月人气文章。
截止到2014年10月31日Top30文章列表已整理完毕。输入标题后括号中的期号可浏览该篇文章,如“20140518”。
输入“施一公”可浏览施一公院士专题人气文章。
输入“埃博拉”可浏览埃博拉相关专题人气文章。
输入"转基因"可浏览转基因相关专题人气文章。
输入"大数据"可浏览大数据相关专题人气文章。
输入“癌细胞”可浏览癌细胞、癌症相关专题人气文章。
输入“糖尿病”可浏览糖尿病相关专题人气文章。
输入“测序”可浏览测序相关专题人气文章。
输入“免疫”可浏览免疫相关专题人气文章。
1、中式体检让美国医生瞠目结舌(20140518)
2、Nature:中国将大力改革科研资助体系,“973”和“863”将被停止(20141025)
3、施一公组:六年,一场“聚光灯”下的负重跑(20140704)
4、“科研过劳症”离你并不遥远(20140822)
5、25位诺奖获得者联名支持转基因(20140802)
6、一篇Ebola论文之沉重:六名作者去世(20140831)
7、哈佛大学遗传学家:转基因食品安全之我见(20140508)
8、Nature:中国科学界面临重大改革(20140924)
9、国内科学家们为什么显得浮躁?(20141011)
10、施一公、王晓东院士:基础研究有什么用(20140505)
11、中国人为什么反转基因(20140810)
12、揭秘:人类为何越来越易过敏?(20140918)
13、转基因基础解惑(20140622)
14、饶毅:扒铁路保龙脉与反转基因保龙种(20140808)
15、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析(20140821)
16、每日步行2公里癌症风险减半(20140913)
17、Nature:戳穿甜味剂的健康谎言(20140918)
18、图解常用肿瘤标志物(20140515)
19、腿粗的人智商高(20141024)
20、《柳叶刀》上的中国(20140808)
21、汤森路透发布2014年最新SCI杂志影响因子(20140730)
22、睡眠,世界上最有效的健康仙丹(20140926)
23、“全球转基因农作物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国际研讨会”共识(20141018)
24、世界顶级癌症专家教你怎样活得更久(20140920)
25、人为何会得癌症?(20140921)
26、如何拉出健康的便便?(20140830)
27、肠道可能在撒谎(20140831)
28、2014年中国大学研究生教育排行榜揭晓(20141030)
29、改变肠道菌,一天也不晚(20141031)
30、施一公:八面玲珑的人难做科学家?(20140811)